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我回老家,同学都说我有地瓜腔了”(2)
台海网3月19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记者从泉州市数字办了解到,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境外疫情输入,泉州“来泉登记”小程序更新后的2.0版上线,新增14天国外旅居史的记录项和查询功能,进一步提升疫情精准防控。 当前,泉州的疫情防控局面平稳向好,然而境外的疫情却在迅猛增加。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境外疫情输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没有一个冬天的背后,不是春暖花开。”心系家乡和疫情的喻亮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作为泉州市校园研究会思无邪读书会主创团队成员,喻亮提议开展一个“声援抗疫、共克时艰”的群众性诵读活动,这得到团队的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喻亮和队员们联系某音频分享平台的泉州城市服务商,于2月8日正式开设了专题。
喻亮1998年大学毕业入伍武警泉州边防部队,2016年转业,现任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副校长。妻子周瑜是晋江人,小孩目前在泉州读书。
喻亮还和退役军人教育学院老师们一道,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部署,一方面积极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实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发动学生立足本职开展防疫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线上平台,积极部署,2月26日,喻亮和全院老师一道,组织1506名退役军人学生开展了线上教学,从而确保疫情期间教学正常开展,学生“停课不停学”。
泉州古城内80处文物保护单位接受安全“体检”喻亮在疫情期间仍坚守岗位,心系家乡的他还通过自己的方式,策划活动,发动捐款等。受访者 供图
标签:
来自湖北十堰的喻亮,是一个有22年居住“资历”的“新泉州人”,早已经融入这里的生活,“我回老家,同学都说我有地瓜腔了。”在喻亮眼里,泉州是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包容开放、敢拼爱赢、充满爱心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风格,,也为外乡人提供了创业打拼的土壤。
“没有一个冬天的背后,不是春暖花开”
泉州在全省率先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 并出台首个方案工作人员仔细查看、询问文保单位安全举措 台海网3月19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近日,泉州市鲤城区文旅局邀请具有消防资质的第三方与工作人员共同对古城内80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协调开展整改修缮工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撑起“安全伞”。 施琅故宅坐落于中心市区通源巷27号,系官邸与...
阅读全文
今年春节,由于工作原因喻亮没有回老家过年。临近过年,疫情暴发的消息让喻亮很是震惊,同时也很担心。“武汉封城的信息传出后,我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马上和家乡的亲朋好友联系,确定没事,我才能放心。那以后,实时关注疫情的新闻,成了我的习惯,我得掌握信息才好交代老家的亲朋好友。”
人民日报关注泉州:临时村干部 作用不临时“特殊时期,一切从简,感谢两位新人的理解!” 近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池店镇仕春村举行。没有大宴宾客,没有礼炮齐鸣,在驻村工作队队员陈杰良的见证下,新人礼成。 4天前,泉州市纪委监委派驻55名干部组成三个驻村工作队,奔赴晋江市抗疫一线,陈杰良便是其中的一员。在得知村内有新人要结婚时,尽管已经再三要求,陈杰良还是不放心,决定到...
2月13日,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泉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微信群里,倡议战友们立足本职,参与抗疫斗争。喻亮和战友商量后,拟写了《“战疫有我、共克时艰”倡议书》,发到微信群,号召战友们行动起来。短短两天时间,就募捐到9.18万元。喻亮本人也捐款1000元,后又通过福建湖北十堰商会捐款500元。
相关新闻
汪毅夫 (图片来源:台胞之家网站)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今天在香港中评网发表文章,再次探究清朝光绪年间的福建壬午乡榜,是为“同时期众多杰出文人同登一榜”的“龙虎榜”,并详细介绍了台湾进士丘逢甲好友、福建举人——高凤岐。以下是...
“曙光即将到来,很期待可以尽快恢复疫情之前的工作状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生活。”喻亮表示,疫情结束,他希望可以参与组织一些鼓舞家乡士气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家可以重拾信心,有空的时候,还想回家和亲人、朋友聚一聚。
诵读活动结合泉州本土特色,发布了闽南答嘴鼓、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多种形式,仅仅12天就刊载了69篇优秀诵读作品。全国金话筒奖主持人沈竹音、台湾金钟奖节目主持人陈凯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柳棣、吉林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小雪等海内外知名主持人、播音员先后用自己的作品,共同参与“声援战疫”。
汪毅夫:再谈福建光绪壬午乡榜永春县农村公路风景如画 (永春县供图) 台海网3月19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日前,泉州出台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方案》,为我省首个启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工作的设区市。今后,泉州将全面压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建立财政投入为主,权责清晰、建养并重、齐抓共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