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诺顿、 哈里森·福特……这些大银幕影星也可以在小荧屏上大放光彩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不必像杰夫·高布伦那样极其出色, 也不用放低自己的眼光,找类似于《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 这种平淡冗长的剧本来演。他完全可以选择HBO的一个精彩的小剧本, 塑造一个两鬓斑白,心理复杂的男性角色,历经艰险,只为达成一个不可能的目标。这样的角色能让他完全施展出自己的演技,再次塑造出《星球大战》索罗、《证人》警长布克、《银翼杀手》戴卡、《夺宝奇兵》琼斯这样的经典角色。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完美的剧本的话,也许他也可以演一个父亲的角色,我去年就曾写过一个包含这样角色的剧本。我觉得他演一个父亲肯定也不会令人失望的。(Stuart Heritage)
2. 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
桑德拉·布洛克不仅美貌动人,而且还魅力非凡。有她在,即便是像《网络惊魂(The Net)》那样的烂片,也都勉强能看。在《二见钟情(While You Were Sleeping )》里面,她的表现同样也很出色,她把人物塑造地十分可爱,一点也没有跟踪狂的感觉。还有《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坐飞机长途旅行的时候看这部片子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就经常这样)。
2000年前后, 索拉·伯奇似乎潜力无限,童星出道的她比旁人更多几分镜头感,在《女巫也疯狂(Hocus Pocus) 》出色扮演了一位自作聪明的小女孩。在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提名的电影 《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 》中,她饰演了一个阴沉,总是被误解的女高中生,她没有故意显得不自信,就成功将那种年轻女生的脆弱感成功传递出来。她巩固了自己“又酷又潮的反主流女孩”的形象,正如她在《幽灵世界(Ghost World) 》中饰演的俏皮的Enid Coleslaw一样,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更广阔的演艺生涯。
卡梅隆·迪亚茨在和金凯瑞(Jim Carrey)合作完成《变相怪杰(The Mask)》火了之后,她就另辟蹊径,放弃参演主流电影,专门挑独立电影(从《死亡晚餐(The Last Supper)》 到《爱上明尼苏达(Feeling Minnesota)》)出演了。反响好坏参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同时想做好电影明星和一个真正的演员的决心。当我们看过她《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香草天空(Vanilla Sky)》与《偷穿高跟鞋(In Her Shoes)》中的出色表演后,就不禁会为她在一些无聊的喜剧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感到可惜了。
7. 索拉·伯奇(Thora Birch)



爱德华·诺顿可能会说自己并不需要进军电视剧圈,因为他在电影圈表现地依然十分出色,他在《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香肠派对(Sausage Party)》、《附属美丽(Collateral Beauty)》里面都拿到了不错的角色,就在2014年他还因为在《鸟人(Birdman)》中的精彩表现斩获奥斯卡提名。很显然,爱德华·诺顿并不需要电视剧来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就像《小魔怪(Gremlins)》里面的孩子们也不需要被拍成电视剧才能深入人心。
曼恩总是让我想起凯瑟琳·哈恩(Kathryn Hahn),她早期出演了喜剧《伴娘我最大》,后来在电视剧《透明家庭(Transparent)》和《我爱迪克( I Love Dick)》中饰演女主。曼恩早就应该有类似的提升了,她对自己的魅力把控有度,收放自如。像哈恩(Hahn),帕梅拉·阿德龙(Pamela Adlon),克里斯汀·贝尔(Kristen Bell)这样的演员都是出色用心的喜剧演员,但她们同时也可以饰演严肃的人物角色,并且已经在电视圈中取得的不小的成就。曼恩也可以成为这样的演员,也许她的丈夫可以为她量身打造一个剧本。(Jake Nevins)



我太崇拜桑德拉·布洛克了,她可是1994年风靡一时的黑发女郎。看完她演的《生死时速(Speed) 》之后的好几年,我都学着她戴手表时把表盘放在手腕里面,电影里她这样戴手表是因为等公车时害怕上班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