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罚站、打手心、迷失单职业私服叫家长 老师教育惩戒家长最担心什么
女儿在青羊区清涟路附近就读小学二年级的王先生透露,“孩子的老师有一把尺子,我没见过,但是听孩子说过,老师有时候会打熊孩子手心。”他告诉天府早报记者,“女儿没被打过,但是她看到老师打过别的孩子,主要还是调皮的男娃娃。”
刘洋同时也建议说,“虽然我认同老师适度的惩戒,但是比如体罚最好是在公开的情况下。”他觉得老师可以用戒尺打孩子手心,“最好是在有第三人或者是更多人在场目睹。”此外,他很反对老师用语言暴力来惩戒孩子,“特别是侮辱性的语言。”他特别提到,“老师可以出一个规则,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惩罚,做错事和受惩罚的程度要对等,有一个标准。”他坦言,有些老师可能会对成绩好的孩子“网开一面”,“但是惩戒应该对所有孩子同等对待,公开公平公正。”
家长观点
支持重拾戒尺
王先生坦言,自己在家辅导孩子作业时,偶尔也会忍不住拍打孩子肩膀或是小腿几巴掌,“有时候很简单的题也会做错,实在忍不住就下手了。”不过他直言,“我认为老师可以惩罚孩子,但是最好不要体罚,迷失单职业传奇,尤其是女孩子,父母在家还是知道轻重的,就怕老师下手太重了。”
但希望公开公平公正
对于《征求意见稿》,刘洋特别赞同,“它明确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惩戒权。”他分析说,“很多老师不是不想惩罚学生,但是却碍于家长不敢这样做,担心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会责难老师。”
“我在家是会打孩子的。”家里常备戒尺的成都市民刘洋,儿子在武侯区读小学五年级了,“孩子老师是从来不敢对孩子动手的,要么是罚站,要么就是批评,最严重的就是喊家长。”他透露,“反倒是体育老师可能还会有一点体罚,比如罚蛙跳或是跑步等等。”但在刘洋看来,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而规则教育需要的就是戒尺。”他直言,“很多伟人小时候都尝过戒尺的滋味,鲁迅先生就在三味书屋中感受过启蒙老师寿镜吾的戒尺。”
你能接受老师多大程度地惩戒自家熊孩子?罚站、打手心、叫家长、带离教室……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22日。《征求意见稿》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强制措施四个层级。“这个政策最重要的是明确教师能够且敢于依法行使惩戒权了。”成都龙祥路小学的蒲翠萍老师直言,“虽然我在家备了戒尺,会不时惩罚自己的孩子,但在学校最重的惩罚仅限于罚站。”
■天府早报记者冯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