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籌資,不只是緩解經費壓力
突破“籌資是為了彌補辦學經費不足”的傳統認識局限。為此,要擺脫“等、靠、要”的思維慣性,倡導“為了更好的教育”內涵式理念,用發展的眼光理解“籌資”,開拓籌資渠道,發動理事會、院系、師生、校友等各方力量,形成籌資主體的多元化﹔力行“籌資”,鼓勵企業通過共建基地、聯合研究、聯合培養等產學研合作的方式,籌措出更多的自由資金推動自身發展。
● 高校籌資蘊含著巨大的教育貢獻,能否獲得巨額捐款,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成就。
統籌規劃基金會資金池,實現基金運作效益的最大化。充分調動社會資源,重點籌集可自主支配的非限定性資金和可持續發展的留本基金,做大資金池,進而通過穩健的投資政策、合理的資產配置和嚴謹的管理制度,做活資金池,為高校在世界一流的競爭中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資源“保險”。
1 為高校發展籌集三大獨特資源價值
縱觀世界一流大學辦學發展歷程,無不與充足的辦學經費並行。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大學以籌資促發展做出了制度層面的激勵保障。建立健全多元籌資機制,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提升辦學競爭力、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以點帶面推進高等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的迫切需要。筆者借鑒世界高等教育籌資辦學經驗,結合北京師范大學有關實踐,談三點思考。
社會資源價值舉足輕重。高校籌資蘊含著巨大的教育貢獻,能否獲得巨額捐款,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成就。普林斯頓大學之所以成為校友人均捐款最多的高校,與其聞名全球的教育水平直接相關。對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來說,其辦學水平越高,越有利於各行各業領軍人才的培養,就越會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回報,企業家、學生家長就願意提供善款,加入到捐贈的行列,籌資事業就會越做越好,帶來的學校聲譽越來越大,辦學水平也會越來越高,由此形成正向互動、良性循環。此外,籌資往往不是孤立的經濟行為,而是與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密切相關。一些因籌資而設的以名師大家、優秀校友命名的獎助學、人才獎教項目,將樹人與立德有機結合,在潛移默化中營造出“重教重學”的教育氛圍。如知名企業家、慈善家美籍華人唐仲英先生自1998年起在北師大設立“德育”獎學金,截至目前已資助了606名北師大貧困學生,計2184人次、801.6萬元。獲得幫扶的同學自發成立了師英愛心社,身體力行、薪火相傳地延續著“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慈善火種。
3 高校基金會還需持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