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的摇篮,带你“上天入地”
2009年,他们成功研制出第一代“海翼”水下滑翔机工程样机并在千岛湖完成湖上实验,最大下潜深度为1200米。
作为沈阳自动化所正在大力推进的学科方向之一——类生命机器人正在不断创造着新时代的神话。
我们常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画面: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冰雪严寒,头戴安全帽、背负重达几十公斤检修设备的电力巡检工人总徒步翻越高山、穿越河谷丛林,日行十几公里,检修受损铁塔、巡护线路设施,清查电线周围障碍物,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为“海翼”号水下滑翔机的设计师,俞建成十分清楚,16年来,“海翼”号取得光鲜成绩的背后,是团队成员朝乾夕惕的奋斗、日雕月琢的坚守。
这就是朱枫团队凝心聚力研发的空间视觉技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的“特定功能”。
近年来,“海翼”号所向披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世界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创下6329米的水下滑翔机世界深潜纪录、实现国内最大规模的水下滑翔机集群组网观测、首次在白令海布放的同时,也首次应用于中国北极科考……
刘开周的答案是7062米下的大洋深处,在被公认为世界最深、最难征服的马里亚纳海沟。
在刘金国看来,宇航员面临的“危险”不止如此。“我国载人航天每次只有3名宇航员,但科学实验非常多,而且诸如细胞切割、注射、转移等精密实验比较危险,宇航员一旦在操作中受伤,在太空中无法愈合,必须得返回地面。”刘金国希望所有的太空科学实验都应该实现机器人化。
沈阳自动化所临危受命,刘金国和团队成员攻坚克难,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技术突破,为国家空间探索提供一系列先进的结构与机构。
“我们的责任是,保障潜水器安全可靠运行,尽可能减少试航员远距离航行寻找目标的劳动强度。”刘开周说。
响尾蛇的“脸”上,有一个面积仅有1平方毫米的颊窝,能通过蛋白质折叠和离子通道触发来感知红外线,从而觉察环境中0.001℃的温度变化。有了这个逆天神器,响尾蛇就能在完全的黑暗中,捕捉老鼠等温血动物。
正如刘连庆所说,仿生机制是当今机器人“进化”的一大推动力量。地球生命历经40亿年积淀下来的进化智慧,是机器人取之不尽的巨大宝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机器人正处于一个从“更像机器”到“更像生命体”跨越的历史阶段。让机器人“活”起来,是沈阳自动化所类生命机器人团队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