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替代品到“互补品”:长、短视频平台的“竞合游戏”
拥有强生态体系业务,可以把其他业务作为变现业务去做。
快手是典型的防御型作战,不断试探,但是鲜有大动作,比如去年,小范围测试十分钟时长,但是并未实行。再比如收购A站,是为了布局长视频,但是A站在长视频领域也并未有所实质性进展。
早在2017年3月底,阿里大文娱就宣布,长视频产品土豆转型短视频,但效果一般。2018年,优酷陆续上线了两款短视频产品电流小视频、豆儿TV,但很快无疾而终。
拥有强战略意图的业务,可以把其他业务当作流量业务去做。
比如,短视频与长视频平台,同属视频内容平台,也开始趋同,短视频越来越长,不断向长视频、自制剧方向靠拢,长视频平台开始变短。
但是短视频平台与长视频平台之间那?在互联网江湖看来,两个阵营目前虽无传出合作甚至合并的风声,但是从长远看,二者之间有融合的契机。
相比短视频而言,长视频内容更长,但是质量也相对更为优质,短视频平台虽然模式灵巧,更为碎片化,但是内容雷同,缺乏创意,容易用户疲劳。
近期爱奇艺宣布,推出全景短视频应用“晃呗”。这一应用是以全景视频为卖点,主打360度旋转观看体验。官方对这款短视频应用定位为“拍摄年轻潮流短视频”,为了抢占5G这个风口。
视频平台作为闲暇经济的产物,不论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还是优爱腾为首的在线长视频平台,对用户的价值属于一大类,属于替代品的关系,抢夺的都是用户的注意力。
抖音做长视频是战略进攻型,不仅时长增加,而且重金布局,从版权到出品、制作等多环节。
影视剧版权上,例如《家有仙妻》《铁齿铜牙纪晓岚》《家有儿女》《黑冰》等经典老剧,而西瓜视频现已独播《亮剑》《重案六组第一部》《德古拉》(BBC)等剧集。
为了牵制京东、盘活线下流量,苏宁与阿里互相持股,,近日国美又入驻了京东,即使是同一阵营,曾经刺刀见红,也有把酒言欢的一刻。
比如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故障率低,但是难骑行,比较重,造车成本高,ofo比较好骑,造车成本低,但是故障率高,两家间的竞争越焦灼,产品上越趋同,摩拜越来越轻,造车成本越来越低,ofo也越来越重,越智能、造车成本也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