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平:砥砺人生路 殷殷桑梓情
军营是个大熔炉,胡建平在这里经历了一次次的锤炼锻造。当兵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在苦与累面前,胡建平咬牙坚持,从未妥协。他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军人,为家乡人民争光。是兵就要站岗放哨,胡建平回忆,当时接他夜岗的是一位有10多年兵龄的老班长。为了让老班长夜间多睡一会,胡建平经常会多站一段时间才把岗哨交给他。
1984年,胡建平已是师政治部秘书科副连职秘书。7月份的一个深夜,他突然接到科长的指示:连夜进行战备准备。军令如山倒,胡建平立即随部队踏上征程,经过长途跋涉和短暂的临战训练,部队到达云南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老山、者阴山作战阵地。师指挥部就设在离公路数百米的山坳里,全体机关人员住在五、六顶野战帐篷内,附近没有人家,只有高山,距县城二十余公里。由于边防山区雨多雾大,官兵身上穿的衣服、床上盖的被子十分潮湿,有时衣被的绒毛上都挂满水珠,致使很多人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条件虽异常艰苦,但官兵们斗志昂扬。胡建平回忆起参加战斗的过程,仍心潮澎湃。当时,他随师首长深入前线部队,当炮兵阵地上接到群指“急速射”的命令后,战士们迅速钻出猫耳洞,各就各位,校正目标、装填炮弹,一发发炮弹飞向敌军阵地,巨大的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为了争分夺秒,胡建平与战士们一起参加战斗,扛炮弹、清理滚烫的弹筒。“这一仗打出了国威、军威,前沿步兵高喊:炮兵万岁!”胡建平激动地说。
“我是高中生,又当了两年民师,后来在新兵分配时,分到要求文化程度较高的修理所,当了一名汽车电工。”在这一岗位上胡建平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后在南京军区汽车技工大队学习期间,他以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全优的成绩毕业。此外,部队为提升战士整体文化素质,同时开办了文化补习班,胡建平则成为一名业余文化教员,白天训练,晚上给战友们上课。由于胡建平工作表现出色,综合素质较高,1980年部队干部制度改革后,他成为第一个被单位推荐考军校的战士。“1982年,全团推荐四名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先进个人,参加南京军区召开的‘双先’代表大会,我是其中一名,倍感自豪。”胡建平笑着说。
1976年1月,劳动了一年的胡建平,被公社安排到东方红中学担任民办教师。教书两年期间,他边教边学,用勤奋将厚厚的书本“啃”得越来越薄。“当初上学的时候还有许多书本上的问题没弄懂,当上老师后必须要把问题都弄清,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教学生。”也正是这两年教书的积累,让胡建平有了报考军校的功底与勇气。
战火洗礼 彰显军人本色
“在前线战友们把牺牲不叫牺牲,而是称作光荣,自从上了战场,,大家都作好了光荣的准备。我刚上前线,并没有告诉家人。但父母隐隐约约感觉到我是上了前线,为此,母亲日夜祈祷我平安归来。51岁的母亲当年头发急得全都花白。”谈及战友和家人,胡建平眼中闪烁着泪花。
1974年,胡建平在店前中学高中毕业。考虑到家庭困难,哥哥和妹妹尚在读书,母亲在生产队劳动需要帮衬,年仅16岁的胡建平选择在家,与成年人一样干着繁重的农活。
19岁那年,胡建平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太湖之滨的无锡军营,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此开始了27年的军旅生涯。
胡建平戎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