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县委变态单职业sf书记、库车县委书记杨发森
南疆地区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他2014年调任库车县委书记岗位时,又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破除瓶颈,补齐短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径?他通过充分调研认识到:思想不解放,难有大进步;观念不更新,难有大跨越。他结合库车县实际县情,提出了20个方面166条应对措施,强力推进反恐维稳常态化、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六化并进”,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1.1亿元,增长9%,今年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可以说,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措施的开明,成为他开拓创新、勇创佳绩的金钥匙。
抓民生就是抓稳定,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障民生。这是杨发森常挂嘴边的话。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民生建设决心之大、财政投入之多、受益面之广,前所未有,兑现了“让各族群众共享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骄傲和荣耀”的庄严承诺!
他恰似天山雪松: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杨发森熟悉维吾尔语言,在乡镇工作11年,不仅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而且还善于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只要和他共事,总能被他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实干巧干的精神所折服。“杨书记是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他对工作似乎永远充满激情,是个典型的‘拼命三郎’。”库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文军说。
2014年,时任拜城县委书记的杨发森准备调任库车县委书记的消息一传开,拜城县福乐城的棚改居民、郊区乡镇的基层干部、党政机关的干部职工,自发赶到县委,送行的群众围了一层又一层。杨发森看到这种情况,安排工作人员将送行的群众劝离,任凭怎么说、怎么劝,群众就是舍不得离开。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委员、库车县委书记杨发森,一直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形势复杂的南疆反恐维稳一线工作,锻造了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一样的风骨和情怀,塑造了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创新求变、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他任县委书记近五年时间里,始终秉承“实”的作风、“严”的要求、“为”的状态,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大踏步推进中国梦的地方实践进程,让“富民强县、长治久安”的美丽憧憬逐步变为现实。当地干部群众给他贴上一个鲜明的标签:改革先锋,实干标兵。
出身农家,部队摔打,偏远、复杂、欠发达基层一线的长期锻炼,是杨发森的成长轨迹,这样的经历也产生了化学般的裂变效应。他经常讲:自己能够一步一步健康成长,完全是组织的悉心栽培。正因为他深谙感恩、懂得珍惜,在学习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才能强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力,持续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努力以从容和淡定面对困难和挑战。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杨发森常说的一句话。抓班子带队伍上,一方面他最感性,反复倡导“共事一场、怀念一生”,以诚待人、将心比心,总揽而不独揽、领唱而不独唱、果断而不武断。一方面他最理性,反复强调“铁腕落实、严肃问责”,把党纪挺在国法之前,关口前移、教育在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唱黑脸、狠抓落实。
杨发森有几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一是每天新闻联播必看,了解时事,探寻信息。二是挤出时间晚间散步,独立思考、破解难题。三是经常自购一些理论书籍认真研读,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四是每周抽出两三天时间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五是注重顶层设计,乐于钻研规划,善于打基础、谋长远,做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他宛如戈壁红柳:风撼碱蚀、追求卓绝,大干苦干、实干巧干
原标题:改革先锋实干标兵——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库车县委书记杨发森
他好比沙漠胡杨:忠贞顽强、不卑不亢,本色为人、坦坦荡荡
他时刻信奉“表率比命令更重要”的理念,,始终以最讲认真的态度严于律己,办事讲原则,待人讲风格,对下属力求“一碗水端平”,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和下属做到的,他都率先垂范,自觉从一点一滴做起,管好自己的同时,也从严管好家人、亲朋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
他好像绿洲白杨:逐日向阳、变化成长,敢于担当、创新求变
“我姓杨,我就是一棵杨树,我天生就适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杨发森说。正因为有他果敢的作风、过硬的素质、亲民爱民的形象,使全县干部群众感受了新变化。正如居民买买提·达吾提所说:“杨书记带领县委、县政府办的好事、实事、大事实在太多了,有些我们没想到,他想到了;我们想到的,他做到了,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现在各族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坚定!”(朱玉)
“杨书记,尝一口吧!”当地老百姓手捧着馕和鸡蛋、精挑细选的鲜杏、精心烤制的玉米……不停地向杨发森书记发出邀请。人群中一位80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老大娘握住杨发森的手热泪盈眶,她比划着一字一句地说:“杨—书—记,亚—克—西!”
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善接地气的工作习性,让杨发森养成了沉着冷静、反思沉淀、善于感悟的习惯,使他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工作追求,有着有别于常人的理解力、落实力、执行力。
在杨发森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昼夜之分。他主动谋划维稳思路,自始至终指导并参与严打,经常深夜与公安民警、乡镇干部伏案分析形势、研判案情。“去极端化”是新疆稳定工作的治本之策,他结合多年基层工作实践,探索提出“去极端化”八大工程,得到中央部委、自治区党委肯定,他创造的“拜城经验”在全疆推广,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标本兼治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