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造假术:成本腾挪造假象 北斗卫星揭开扇贝之谜
能否通过导航得到獐子岛扇贝船实际采捕的面积?调查组立即着手分析了解导航数据包含哪些信息,通过技术手段还原了扇贝捕捞船的航迹图,为确保精确,调查组又聘请了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宇图”)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两家机构,分别对獐子岛扇贝船只的导航数据进行还原。
反复上演的“扇贝传奇”
从“跑”到“死”,扇贝存货异常频发,“海底银行”变成了“不毛之地”,獐子岛已停止了所有底播虾夷扇贝的播苗,仅保留小量做实验用。
受虚增营业成本、虚增营业外支出和虚增资产减值损失影响,獐子岛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虚减利润 2.7865.09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8.57%,追溯调整后,业绩仍为亏损。
而仅仅在3个月前的2017年10月24日,獐子岛公司曾披露公告表示,公司对120个调查点位、135万亩海域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显示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
证监会并不认可獐子岛公司2017年度对 107.16 万亩虾夷贝库存进行的核销,其认为,獐子岛盘点未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核销海域中,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 20.85 万亩、19.76 万亩和 3.61 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营业外支出2.4782亿元,占核销金额的 42.91%;减值海域中,2015 年、2016 年底播虾夷贝分别有 6.38 万亩、0.13 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虚增资产减值损失 1110.52 万元,占减值金额的 18.29%。
2018年1月31日,獐子岛公司披露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司将2017年业绩由预计盈利9000万元至1.1亿元,大幅下调至亏损5.3亿元-7.2亿元。
还有潜水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由于资金紧张,獐子岛正在休渔期违规采捕海螺。为避开监管,“潜水船的卫星导航都被拆了。”
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此次调查,所用于还原采捕面积的导航数据轨迹全部属于獐子岛公司的扇贝捕捞船,由于不同的作业特征,渔船作业和扇贝捕捞作业船的航行轨迹是不一样的,不是属于扇贝捕捞作业的轨迹,在分析时都已去除。
最终,獐子岛公司将2018年1月曝出的这起“扇贝大规模存货异常”事件归因于: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大连獐子岛耕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9日,实缴资本1亿元,其在大连开发有国民院子等楼盘,早期由獐子岛公司控股。2010年12月,獐子岛公司退出,由獐子岛镇政府控股的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实施控股,法定代表人也由王欣红变更为时任獐子岛镇党委书记石敬信。
就在上个月,獐子岛再次收到来自深交所的23条“灵魂发问”,要求獐子岛解释和回应包括业绩变化、关联关系、负债现状、可持续经营能力等在内的多个问题。面对一连串问题,6月12日,獐子岛给出59页共4万字长文回复,其中,獐子岛对2019年的“受灾”情况再度做出解释,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回复中为其背书。
与此同时,根据2018年1-2月进行的2017 年度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獐子岛公司对 2014 年、2015 年及 2016 年投苗的 107.1634万亩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成本 5.7757亿元进行核销处理,这也导致獐子岛公司2017年最终亏损7.23亿元。
注:良种厂门前与生产车间内部 新京报贝壳财经肖玮摄
“一厂二厂是2018年停产的,三厂是2016年停产的,出苗最好的时候,每年能有十几亿枚。”一位曾在育苗厂工作的员工说,“现在还剩良种场在运行,员工从最鼎盛的一百多人,只剩下十几人。”一个育苗厂的员工对记者表示。
上市公司獐子岛曾经让岛民感到自豪,高峰时期岛上70%的人都在獐子岛公司工作,公司的快速发展让他们提前富裕起来。如今,这份烙着父辈印记的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SZ)让很多岛民失望了。
调查发现,獐子岛公司的每艘作业船只上,都装有北斗导航系统。这一装置的本来用途,是渔政部门为了预防船只在海上相撞而要求配置的。有了北斗导航,每艘船只的航行路线将会一目了然。
“岛上居民很多都是依靠公司来生活的,最高峰的时候岛上70%的人都在獐子岛公司工作。而现在岛上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很多都到外面打工了。”一位岛民告诉新京报记者,上市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差,而岛民的生活补贴和股份分红均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