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這場‘戰疫’的戰士”
庚子年正月初一,沒有人說拜年,
逆行者是這個庚子夜沐浴湖北朝陽的漢水
巴中市作協及時倡議全市作家立足崗位,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傾情創作抗疫現實作品。一級響應啟動以來,全市作協有200多人次積極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創作作品100多篇(首)。
向長天發問,
不久,詩社的詩人們便紛紛貼出自己的“大作”。
“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我為自己省鈔票”,成為四川德陽羅江區一個響亮的口號。
每天都在關注武漢和疫區的堅強,關注全國人民的大愛,一直想為武漢,為參與“抗疫”的英雄們寫點什麼,四川不少作家如是說。
詩社骨干成員、羅江區作協副主席楊俊富在新詩《庚子年立春記》中寫到:該屬於人間的美好/舉得再高的黑手也擋不住/猶如這個春天裡/徹頭徹尾禍害人間的新冠狀病毒/春風不分貴賤/會把春光分送給每一朵期待的花兒……
賈勇虎是原成都空軍政治部創作員、空軍中校,是一位對社會熱點高度敏感,具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和悲憫情懷的詩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和四川省作協原創研室主任、詩人孫建軍頻頻聯手,佳作不斷,長詩《汶川的鴿子花》《赤子之歌》《紅旗之歌》以及詩集《唱響中國心》《詩話中國》等受到讀者歡迎。
千裡馳援,打更的后院送來陣陣暖風臨盆……
“少出門、不串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自律准則。
回望一座村庄,打開挖路、堆土、封村的紛紛話題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抗疫詩,一顆顆激情澎湃的詩人心,接地氣,入人心,很快在羅江區各大網絡平台轉發、傳播,為鄉村防疫抗疫宣傳、穩定人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
都是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
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專題研究部署新型關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后,平昌縣文學工作者主動投身到單位、社區、小區參與疫情防控。陳飛、杜剛欽、李國均、吳斌、岳曉等10多位文學者戴上紅袖章,走街串巷,深入街道、社區、小區開展防疫知識宣傳,逐戶排查“四類”人員,,小區、路口卡點執勤值守,全力做好過往人員登記、測量體溫等工作。王麗娟制作防“疫”宣傳標語、展板,在家為職工網絡辦公,為學生家長宣傳疫情知識。
網友稱贊:這首詩,以其宏大的布局、優美的語境、奔涌的激情,向人們展現了戰斗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鐘南山、李蘭娟、張定宇、韓紅等專家和醫護人員以及愛心援助者們的英雄事跡,生動展現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力克時艱,勇戰疫情的中國精神。
“這次疫情來得太猛烈了!”王國平是四川省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作協副主席,他說,本次抗擊新冠病毒也是一次戰爭,它不是一個人、一座城的戰爭,它是全國的戰爭,甚至是全世界的戰爭。在這種巨大的災難面前,每個人都不是孤島。因為職業、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所處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每個人作戰的方式肯定不一樣。我們看到,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科技人員、防疫人員等沖鋒在第一線,而其他人則各司其職,哪怕宅在家中也是抗擊新冠病毒。而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手中的筆、相機、鍵盤就是我們的武器,用自己身體力行的方式參加“戰疫”,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深夜三點爬起來,一口氣就寫了近百行”
在此嚴峻時刻,四川省作協在第一時間號召全省廣大作家拿起手中的筆,以作家的職業和擔當,踴躍投入抗疫戰斗,並與所屬學(協)會、刊物共同研究制定了周密方案。省作協旗下的《星星》詩刊,1月28日就推出《同舟共濟,詩歌在行動》專輯,第二天就上了學習強國,目前已經推出6輯,在全國引起廣泛影響。《四川文學》《四川作家報》等文學報刊和四川網絡作家協會第一時間發出“戰疫”征文通知,陸續收到來稿,及時擇優推出,用以鼓舞士氣,用以向前線醫護人員表達敬意,向參與其中的所有人表達敬意。
打量一個工地,從大型機械佩戴口罩的家常拉起
“ 既要讓‘抗疫作品’成為精神糧食,又要走在抗疫第一線”
有人說,這飽含深情、蕩人心魄的詩句,是從四川作家、詩人胡雪蓉的靈魂深處噴射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