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整版报道山东小清河考古队战纪:每天挥手铲斗泥浆
作者: 单职业私服 来源: zixc.cn 时间: 2020-08-11 阅读: 次
8月5日,《中国文化报》以《山东小清河考古队战纪:每天挥手铲斗泥浆》为题,整版报道了山东小清河沿线考古勘探情况。以下为报道全文:
除此之外,没有电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工地距离最近的东安村超过3公里,远远超过正常供电半径。大家夜间值班点蜡烛、用手电,监控采用太阳能供电。但套箱整取的许多工作必须现场进行,加工木板、木方,尤其焊接外架都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工人听说后,带来自家拖拉机、发电机、电刨子、电焊机等设备,绞尽脑汁保障套箱顺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单位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时间比往年晚一些。接到赶赴寨卞东南遗址发掘的通知时,我正在昌邑市整理陈家洼遗址考古资料。两天时间,分散在济南、昌邑和淄博等地的所有队员,放下手头的工作,迅速在博兴县集结。
电焊对电力供应的要求很高。7月2日,开动电焊后,拖拉机水箱循环不够,出现异常,电力不稳。当地工人想出绝招——“外挂水箱”,给拖拉机打起“吊瓶”,这台年迈的拖拉机拖着“病躯”硬生生撑到最后。7月4日一早,未及开工,发电机不再发电,立即修理;为保证施工进度,我们紧急向工程方借调大功率发电机,人工将重达800余斤的发电机抬上抬下。本以为万事大吉,不料供电不到10分钟,发电机线圈全部烧毁;所幸下午小发电机修好,还能继续支撑。
随着发掘工作不断进行,揭露出来的遗迹越来越多,需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也越来越多。尤其清理到7层以下的时候,每个探方都出现了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古人脚印痕迹。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一开始就能够参与到省重点工程的建设之中,心里蛮骄傲的。待到小清河通航,货轮劈波斩浪,把大宗货物送至海外时,我就可以用笃定的语气宣告:“这里边也有我的功劳。”
晴天还好,雨天过后的道路泥泞不堪。路上要时刻留意车子会不会陷住,虽然万分小心,我们仍然两次陷入泥坑。第一次借助近旁施工的挖掘机脱离了困境。第二次因为陷在半路,周围没有车辆,我们只能徒手推动汽车远离泥坑。从那以后,我们吸取了教训,宁愿绕道前往遗址,也不愿再犯险了。
手不离铲,使命所在。我们的队员克服高温炎热、工作强度大等困难,团结协作。截至6月13日,共揭露遗址面积800平方米,发掘灰坑120余座、窑2座、水井1座、沟5条、墓葬19座,基本明确了北营遗址的年代和内涵,圆满完成了发掘任务。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也为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没有电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工地距离最近的东安村超过3公里,远远超过正常供电半径。大家夜间值班点蜡烛、用手电,监控采用太阳能供电。但套箱整取的许多工作必须现场进行,加工木板、木方,尤其焊接外架都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工人听说后,带来自家拖拉机、发电机、电刨子、电焊机等设备,绞尽脑汁保障套箱顺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单位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时间比往年晚一些。接到赶赴寨卞东南遗址发掘的通知时,我正在昌邑市整理陈家洼遗址考古资料。两天时间,分散在济南、昌邑和淄博等地的所有队员,放下手头的工作,迅速在博兴县集结。
电焊对电力供应的要求很高。7月2日,开动电焊后,拖拉机水箱循环不够,出现异常,电力不稳。当地工人想出绝招——“外挂水箱”,给拖拉机打起“吊瓶”,这台年迈的拖拉机拖着“病躯”硬生生撑到最后。7月4日一早,未及开工,发电机不再发电,立即修理;为保证施工进度,我们紧急向工程方借调大功率发电机,人工将重达800余斤的发电机抬上抬下。本以为万事大吉,不料供电不到10分钟,发电机线圈全部烧毁;所幸下午小发电机修好,还能继续支撑。
随着发掘工作不断进行,揭露出来的遗迹越来越多,需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也越来越多。尤其清理到7层以下的时候,每个探方都出现了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古人脚印痕迹。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一开始就能够参与到省重点工程的建设之中,心里蛮骄傲的。待到小清河通航,货轮劈波斩浪,把大宗货物送至海外时,我就可以用笃定的语气宣告:“这里边也有我的功劳。”
晴天还好,雨天过后的道路泥泞不堪。路上要时刻留意车子会不会陷住,虽然万分小心,我们仍然两次陷入泥坑。第一次借助近旁施工的挖掘机脱离了困境。第二次因为陷在半路,周围没有车辆,我们只能徒手推动汽车远离泥坑。从那以后,我们吸取了教训,宁愿绕道前往遗址,也不愿再犯险了。
手不离铲,使命所在。我们的队员克服高温炎热、工作强度大等困难,团结协作。截至6月13日,共揭露遗址面积800平方米,发掘灰坑120余座、窑2座、水井1座、沟5条、墓葬19座,基本明确了北营遗址的年代和内涵,圆满完成了发掘任务。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也为小清河应急防汛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